92草莓产区_九九久伊在人线综合小收到草 _麻o豆o传媒精品入口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风尚 > 新发传染病防治的领跑者

新发传染病防治的领跑者

2018年01月09日 18:19:13 访问量:8878

新发传染病防治的领跑者

——访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李兰娟团队

李兰娟(右二)在指导学生做实验。(资料图片)

由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领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汕头大学等11家单位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了“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

2018年,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过去的第15个年头,中国新发传染病防治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由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领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汕头大学、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11家单位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零的突破”。

明确病因,绝不重蹈SARS的“覆辙”

2013年春,长三角地区发生呼吸道危重病人病死率高现象,病因不清。

疫情刚出现,李兰娟团队就第一时间明确攻克方向。李兰娟知道,当年SARS疫情暴发是因为迟迟不能明确病原和传染源,导致防控上处于被动状态。这一次突发疫情,项目组仅用了5天时间,就确定传染病病原体为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同时将病毒全基因序列向全世界公布。《自然》杂志发表社论,称中国具有同美国一样的发现确认新发传染病的能力。

2003年SARS后,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全球最大的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网络已经逐步建立,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发病原体进行实时监控。在新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暴发的第一时间,李兰娟团队立即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采样小组,前往疫情相关各地采样寻找传染源。

项目组通过深度测序和以高通量数据分析技术为核心的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早期快速识别技术体系,很快明确了H7N9禽流感病毒是经过了两步重配而来,H7来自长三角家鸭、N9来自韩国的野鸟,同时还证明了鸭是中间宿主,鸡是主要的传染源。

关闭活禽市场!这是李兰娟团队防止疫情向全国蔓延的关键一招。

“在流行病学、血清学和分子病毒学方面,均证实了活禽市场是H7N9病毒源头,研究发现活禽市场禽与患者的病毒基因同源性高达99.4%。这是我国首次获得的H7N9病毒从禽向人传播的科学依据。”李兰娟说,经大数据分析,也证明了关闭活禽市场可使我国降低至少97%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风险,防止疫情向全国快速蔓延。

救死扶伤,使出利器“李氏人工肝”

看到不同省市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患者发病后没几天就出现呼吸衰竭,李兰娟心里不断琢磨:症状这么严重,为什么任何药物都起不到效果,会不会是大量细胞因子风暴导致?

细胞因子风暴,是指为了抵抗病毒的侵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大量的炎症细胞因子,因为过度自我保护,产生的大量细胞因子对人体组织器官造成了严重损伤。

为了弄清其发病机制,研究团队开展了40多个炎症细胞因子跟踪分析,实验证明,细胞因子风暴就是“凶手”。

手握科学数据,李兰娟心里有谱了,这或许与她1986年就开始研究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清除肝衰竭患者体内过多炎症因子的机制有关,“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可以参与救治。

2013年4月13日,一名人感染H7N9禽流感危重病人出现血压下降,病情危急。经过“李氏人工肝”治疗两小时后,血压开始平稳,救治方案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最后经过五天五夜不间断的抢救,把病人奇迹般地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治疗过程中,李兰娟团队不断总结,形成了系统的“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即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抗继发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微生态平衡。其中,以“李氏人工肝”为代表的独特有效的救治技术,解决的就是细胞因子风暴及其导致的低氧血症和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白色战场”不下火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9号楼,是2007年李兰娟设计的一幢传染病救治楼。

用李兰娟的话说,人感染H7N9禽流感出现后,9号楼就是一个“白色”的战场,近40位医生、160位护士加入到这场“战斗”。“我们的医疗团队非常敬业,没有一个畏缩不前的,他们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感染。”

团队成员梁伟峰是第一批进入病房的医生。2013年4月1日,浙江省发现第一例感染者,梁伟峰主动冲在救治第一线,而之后的整整100天,他都没有离开过病房。

李兰娟也一直坚守在9号楼里,大楼里整整一面墙上是他们为每一位病人制作的病历信息表,每天研判病人情况。凌晨三四点,她还会接到电话请求研判治疗方案。

2013年4月8日,李兰娟团队前往江苏镇江会诊一名感染病毒的孕妇,而一场研判疫情的协同创新高峰论坛正在杭州召开。李兰娟团队在镇江会诊到晚上9点多,然后连夜赶到杭州,第二天上午8点李兰娟主持会议,讨论如何快速应对疫情。

“李老师就是这样的‘拼命三娘’,虽然只休息了两小时,但与会人员丝毫看不出她舟车劳顿。在李老师眼中,病人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团队成员姚航平说。

临床离不开科研,创新离不开协同

李兰娟院士团队取得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一大特点就是临床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1986年,李兰娟申请到了第一项青年科研基金,从此开启了她对科研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李氏人工肝”取得成功的同时,她又创建了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建有第一批国家认证的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这个负压实验室最大负压值达65帕,相当于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的大气压强。科研人员每次在这里工作,都有种被掐着脖子一样的感觉,“这样的气压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分离病毒就在这里完成,我国首个人感染H7N9病毒疫苗种子株成功研制。

这个打破我国流感疫苗株必须依靠国际提供的历史,是浙江大学与香港大学协同攻关的结果。在2013年底的第二波疫情期间,李兰娟派遣人员去往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总结并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病病理学、病毒学方面的特征。

项目组创建的四大体系两大平台,还对控制中东呼吸道综合征、寨卡等传染病的输入发挥了显著成效。埃博拉疫情在非洲肆虐时,中国将这套防控体系带到了非洲,并在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等重大新发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取得卓越成效,显示了中国力量。

当问及此次获奖的感受时,李兰娟说,领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获得特等奖,是对新发传染病防治中取得系统创新突破的国家队伍、国家平台、国家力量的肯定,展示了当前建设健康中国的决心与信心”。(本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柯溢能)

本报杭州1月8日电

《中国教育报》2018年01月09日第4版 版名:聚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华池县| 芦溪县| 海丰县| 莎车县| 涞水县| 平罗县| 宾阳县| 新竹县| 叙永县| 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