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列宁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与思考
华池县列宁学校是中国共产党西北早期革命领导人刘志丹、习仲勋等于1934年在陕甘边区创立的第一所红色学校,当时开设的课程国语、算术、体育、歌咏,教材都是按照华池的风俗民情和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自己编写的,“穷苦大众一条心,跟上红军闹革命,打土豪呀分田地,穷人能过好光景,嗨嗨呀呼嗨,穷人能过好光景”,这首歌就是张景文同志教给荔园堡群众的一首革命歌曲。学校的创办开启了陕甘边区平民教育之先河。
学校在战火硝烟中诞生,在阳光雨露下成长,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关怀,尤其是2000年原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夫人齐心来校看望师生并捐资、以第一任教员名字命名、习仲勋亲笔题名新建“景文楼”;原海军中将康成元将军捐资新建“将军苑”;2009年6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习副主席来校调研,9月7日又专门写信勉励列校师生。学校追溯深远的历史渊源,盘点浑厚的历史积淀,确立了“传承南梁奋斗精神,打造红色教育品牌”的办学目标。在“红色教育”方面形成了“课程渗透——环境熏陶——活动体验——管理保证——品牌提升”的德育长效运行机制,开展了以“校史”教育为依托,以“红史”教育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凸显以“爱”为内涵的德育教育序列活动,坚持开展 “十个一”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几年的规范和发展,我们形成了红色教育“思路清晰,管理有序,实践有形,活动有质”的局面。为丰富校园生活增添了无数亮丽的风景线,也造就了列校一批批学有精彩的优秀学生,呈现出了“小荷初露尖尖角”的良好态势:
现有2本红色教育校本教材《红星照耀陕甘-南梁革命斗争史读本》和《长使丹心贯日月—红色诗词读本》,成为红色教育的好教材;
红歌队参加甘肃省庆建党90周年“红旗飘飘”红歌演唱会一等奖,南梁腰鼓队参加甘肃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全国第二届红运会南梁火种采集仪式深受好评,“童心向党”红歌视频连续在中国文明网、新华网等网站展播……
学校被命名为“全国红军小学”、“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集体”、“庆阳市示范性初中”、“庆阳市课改先进单位”等……
红色教育辐射学校德育全过程,贯穿新课程改革始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是校园里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新《列宁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列宁学校基础教课程改革三年规划》的出台,为列校提升内涵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红色教育”和“课程改革”作为品牌创建的抓手,我们将以前三年工作为雏形,丰富和衍生学生参与、感受和熏陶的途径和方法,使其成为我校内涵发展的重点,使校本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兴趣,强化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利用校本课程形式开发、组织与修缮“红色教育”的拓展课程。
二、校本课程建设的总目标
形成国家、地方、校本三层课程齐动,形成全面实施“红色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格局,初步形成“红色教育” 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提高教师对校本教材编写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紧密结合,尝试校本课程与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整合,彰显课堂特色,让孩子们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他们的特长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自信欲望。通过校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学会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自己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校的发展内涵。
(1)构建 “红色校本课程”体系,形成“红色经典诵读”、“红歌演唱”、“阳光体育”三门校本课程。
—— 编印符合各年龄段学生认知水平的《红色童谣》校本教材,与《红星照耀陕甘》和《长使丹心贯日月》配套使用形成“红色经典诵读”课程。
——编印红歌演唱校本教材内容涉及红色诗词演唱、文明童谣传唱以及符合各年龄特点的红色经典歌曲等。
——编印阳光体育校本教材,内容包括南梁腰鼓、棍术、剑术、竹竿舞、呼啦圈、武术操、传统游戏(跳绳、毽子等)。
(2)探索校本课程的管理机制。
(3)确立 校本课程工作任务及其实施措施。
(4)形成 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三、具体实施过程
(一)开发校本课程
教材的编写: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工作,制定《列宁学校校本课程实施办法》;教务处、政教处负责计划落实和管理,各部门具体实施。
2.组织教学骨干编写校本教材。以中小学语文组、体艺组成员为核心,组织搜集素材,吸收民间传统内容和中华经典项目,汇编成校本教材。教材按年级划分(1—3年级、4—6年级、7—9年级),并在难度上拉开差距,以更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求。
课程的落实:
1.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请专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在意识上强化,在能力上提升,为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加强教研力度,制定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案,并不断完善。
3.校本课程编排进课表。做到时间、地点、器材三落实。
4.吸纳各学科教师以及各年级组长组建校本课程教研组,定时、定点举行探索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程效果。
(1)与学科教学整合:美术课开展“红色剪纸”、“红色绘画”活动,边活动边创作给经典诵读内容配画。音乐课开展“唱响童谣、诗词”、“表演童谣、诗词”活动;体育课把唱童谣、诗词、儿歌与游戏项目结合;语文课开展诵童谣、诗词,搜集南梁历史、诗词等活动。
——诵读活动:在全校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按年级高低结合新课标规定,指定不同内容,提出不同要求。1---3年级:读准字音,不添字加字,不拖音,有表情朗读。4---6:在此基础上,做到流畅朗读,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7---9年级在小学段的基础上,分析了解南梁革命史、领悟红色诗词内涵。
——创作活动:在创作中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童心、真心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用琅琅上口的童谣、诗歌,反映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创作以五、六年级为主,可辐射初中部。初中部主要开展南梁精神、历史赞美等方面的诗词创作。
——绘画活动:根据童谣、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在美术老师指导下画出相应画面;给校本课程择优配图。
——演唱活动:由音乐教师根据校本课程规定的内容教唱经典红歌,也可由音乐老师给一些童谣、诗词配上美好的旋律,在音乐课上教唱。
——表演活动:唱演舞结合,在音乐课上同步完成。或以快板、小品、舞蹈等形式作展示。
——体育健身活动:体育课在常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渗透阳光体育校本课程,举行红色运动会等,并与大课间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达到既健身又愉悦身心的目的。
(2)与游戏活动结合:充分发挥童谣、诗词的作用,把孩子们自己的作品更深入、更广泛地流传到学生们中间,成为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好伙伴,如将童谣融入到“跳皮筋”、“踢毽子”等课间游戏中,开展班级、年级等小型的比赛,并把这些课间游戏制成视频。
6.成立创编小组,请几位老师分别担任各年级段辅导员,各班分别选出2——3名爱好者,每周每人创作1-2首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不断更新童谣、儿歌的内容,不断更新创编的技巧。
(二)开发拓展课程
以有良好基础的社团活动为基础,借以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形成有特色的“红色教育拓展课程”体系。
1.注重统筹作用,发挥班主任、团少队辅导员、学科教研组等教师德尔优势,共同推进本课程的实施。
(1)开展主题班团、队会:要求以“红色经典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2)举行校园红色文化艺术节。开展校园红色文化传承活动,既是对校本课程教学成果进行简约,又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可命名为“红色教育”十个一活动比赛。让学生写写自己创作、参与的感受和带给自己的转变。
(3)充分发挥学校广播方便快捷的优势,介绍童谣、儿歌创编知识等,开设“经典美文诵读”课和优秀童谣、诗词、儿歌赏析。
(4)与专题活动结合:各项重大节日,如国庆节、清明节等 ,都举办相应的校本课程展演活动。
(5)教务处、语文教研组定期举行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汇报等活动,在活动中深化红色教育效果,提升红色教育品味。活动结束,将优秀作品及时补充到校本课程中,做到不断更新,常教常新。
2.利用 校刊,刊载师生优秀作品;在校园网中开辟校本课程专栏,创办校本课程论坛、交流的平台;开设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让师生随时可以上网浏览、学习、交流; 搭建“红色教育舞台”立体式展现学生诵、画、唱、写、演童谣的成果,充分展示校本课程成果。
(三)宣传、推广校本课程
以学校红色文化积淀为基础,加以改善、发展与提高,进而形成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教育”校本课程。
1.创建校园红色文化。发动学生收集、推荐各优秀作品,进行全校性大评议,以入围作品来布置校园文化。
2.创建红色警示文化。校园提示语等宣传语言,以学生作品来表现。
3.创建红色阵地文化。主题创作与无主题创作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班级黑板报、学习园地内。把学生创作较好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专栏中,供学生相互学习、欣赏。
4.开辟专门橱窗。在宣传窗展示师生作品:专门在宣传窗中开辟学生作品专栏,每月推荐好的作品。同时还举行了学生创作大赛,把获奖作品进行展示。
四、评价与保障
(1)建立华池县列宁学校校本课程评价、激励制度等制度为校本课程营造良好运行机制。
(2)把校本课程的评价与学校整体考核结合起来,与教师的评优、晋升结合起来,以此营造激励机制。
(3)从财、物、设备、时间、空间、服务等角度提出具体要求全力保证校本课程的实施。
五、校本教材编印人员分工
1、《红色童谣》校本教材编写组
组长:高 发
副组长:王玉宝 魏彩霞
组员:全校语文教师及有文学创作爱好的教师
2、红歌演唱校本教材编写组
组长:柴建平
副组长:王玲 胡海燕
组 员:全校有音乐、舞蹈爱好的教师
3、阳光体育校本教材编写组
组长:王忠社
副组长:王国龙 张殿军
组 员:孙艳及有体育特长和兴趣的教师
4、配套制度组
组长:高 发
副组长:李博 蒋仕奇 余国栋
组员:校委会会成员及各教研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