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草莓产区_九九久伊在人线综合小收到草 _麻o豆o传媒精品入口3

当前位置: 首页 > 135模式课堂 > 什么是微课?

什么是微课?

2018年01月04日 08:17:05 访问量:8923

一、微课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三)微课的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PPT式微课程,此课程比较简单,PPT由文字、音乐、图片构成,设计PPT自动播放功能,然后转换成视频,时间在5分钟左右。

第二种类型:讲课式微课程,由讲师按照微课程要求,按照模块化进行授课拍摄,经过后期剪辑转换,形成微课程,时间为5-10分钟

第三种类型:情景剧式微课程,此课程借鉴好莱坞大片拍摄模式,企业组成微课研发团队,对课程内容进行情景剧设计策划,撰写脚本,选择导演、演员、场地进行拍摄,经过制片人后期视频剪辑制作,最终形成微课程。时间为5-10分钟。

(四)对微课的六大误解

“微课”运动已经轰轰烈烈了三年有余,但是人们对“微课”的认识至今仍存诸多偏差。大致归纳起来可以有如下六个方面。

第一种误解:把“微课”看作是赛课

这种误解较为普遍,我们从不少官方文件中就可以直接看到他的影子。比如有的官方文件明确提出要求往届各级各类 教学大赛获奖人员参加“微课”大赛。有的单位甚至直接把老师们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进行现场教学比赛。这种误解是由于没有把握“微课”的本质属性而导致的。 “微课”的本质属性就是一种学习资源,虽然目前来看其主要的呈现形式还是教师的授课,但是其制作的过程和教学比赛的过程是全然不同的,“微课”中的教学过 程是可以被“编导”的,是可以运用影视“蒙太奇”来构建甚至是创造教学效果的。换句话讲,能主讲“微课”的人员,和是否是教学名师没有必然关系。

第二种误解:把“微课”限制于“微视频”

这种误解也大有人在,有的权威专家甚至直接指出“微课”就是视频。实际上“微课”的产生是这个时代造成的,是 教育对时代被动适应的结果。信息的丰富直接导致了我们对待信息态度的改变,人们很难再回到对信息反复“推敲”的状态了。学习者已然如此,教学者无法不去及 时调整自己的支持手段和支持方式。于是,人们开始把教学信息变短,变得更加吸引人。仅仅因为视频比较适合传递间接的经验才备受重用,但并不是说间接经验的 传递只能由视频来完成,其他信息传播形式依然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和条件下发挥作用。

第三种误解:把“微课”等同于课堂教学

这种误解依旧屡见不鲜。君不见多少评审专家在点评过程中时刻体现出这种思想。比如“该作品重点不突出”、“该 作品缺乏师生互动”、“该作品只显示教师画面”等等。一个“微课”资源只展示一个知识点,那么哪里来的重点和非重点?一个“微课”是一段固化的学习资源, 那么哪里来的师生互动?一个“微课”只关注对知识点的有效呈现,那么哪里要求一定要师生同台献艺?实际上微课更多的时候就是要人为制造一种“一对一”个别 化辅导的效果,师生同台往往给我们的造成自己是一位“旁观者”的角色,无形中疏远师生的距离。

第四种误解:用“课件”设计与开发的规律指导“微课”

这种误解是一种典型的拿着方法找问题的表现,也颇有刻舟求剑之像。我们在设计和开发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曾经 总结了一些基本规律。于是有人把这些规律生搬硬套到了“微课”身上,并且振振有词。比如,在一些微课作品中使用了动态背景,有人就指出这么做不和规范,会 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多媒体课件有这个要求,那是因为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场合是在正规的教学环境中,具有充分的学习时间的保证。但是我们使用微课,往往是在 一些非正式的学习场合,要克服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此时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的要求提升到了首要位置。只有达到了这个目的,才有可能进行知识的有效传递。君 不见综艺节目,有几个是四平八稳,规规矩矩的,那样还有人去欣赏吗?再比如有人对微课中文字的字号提出异议,说字号过大,或者一页中的字数太少。这是因为 他不知道微课更多的是要在便携终端(手机,平板)上使用,字号小或者文字多,都会直接影响信息的传递效果。

第五种误解:用传统教学设计指导“微课”教学设计。

这种误解也很普遍,微课资源是教学资源的一种,对其进行教学设计无可厚非。但是对微课的教学设计不能继续沿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加入“快乐”的元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微课的亲和力。比如我们可以进行故事化的教学设计,用承载着教学内容的“故事”来展开叙 述,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来讲述一个个的大“道理”。而讲故事的技巧就是首先做足铺垫,在抖完包袱后戛然而止,留下足够思考空间。这些都是我们在传统的 课堂教学设计中很少涉及的,老师们需要适应,更加需要改变。

第六种误解:“微课”产生于广东,或者产生于美国的可汗学院。

这种误解是因为偷换了概念,“微课”这个词可能产生于广东,或者美国,但是“微课”所代表的内容早已有之。适合在短时间内学习的学习资源在网上比比皆是,而且早已存在。我们不能因为重新起了个名就说这个事物刚刚诞生。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柳江县| 临澧县| 噶尔县| 正宁县| 玛沁县| 怀仁县| 喀喇沁旗| 苏州市| 遂川县| 大足县|